中心供氧操作流程和人員的職責及注意事項
1、先把所有高低壓截止閥和空氧氣瓶開關關緊→取下所有空瓶,把滿氧氣瓶先吹塵并裝上→將所要使用的高低壓截止閥打開,再先微量開啟所要使用的其中一只氧氣瓶閥,
使高壓壓力表示值緩慢上升到壓力不再上升時,再把所有的氣閥全部開足。
2、將滿的氧氣瓶與夾具連接牢固、可靠,然后打開各氧氣瓶瓶閥,要觀察是否漏氣。
3、緩慢打開預供氧氣排的總閥門,并觀察壓力表的壓力值,達到所規定的使用壓力方可正常供氣。
4、在換新氧氣瓶使用過程中,每三十分鐘要觀察一次所供 氣的壓力值, 并做好記錄。 若發現現有的氧氣瓶未供氣或漏氣, 應及時處理。若未供氧,應檢查瓶閥是否打開;若有漏氣,應 及時更換。
5、對已使用完的氧氣瓶從夾具拆卸后,移至空瓶區。并掛空瓶標志
6、中心供氧間工作儀表指針接近報警,要特別密切關注,
以便及時更換空瓶,保證臨床用氧。
醫用氣體系統、醫用中心供氧系統運行操作人員職責
嚴格遵守有關的各項規章制度,對本崗位的安全負責:
b) 熟練掌握醫用氣體設備及系統的工作原理和維護保養流程;
c) 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正確維護和操作設備,正確使用維修工具、防護用具和消防器材;
d) 按照巡視流程定期進行巡視檢查,發現異常時應按照事故處理流程進行處理,并做好記錄;
e) 按計劃完成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做好設備維護記錄;
f) 按照交接班制度進行交接班,詳細填寫交接班記錄;
g) 發現故障和隱患及時排除,并做好記錄;
h) 接受設備維護、保養、使用等安全知識的培訓;
i) 著工作裝上崗,保持工作環境整潔。
擴展閱讀:
中心供氧系統保障安全要落實的措施
由于中心供氧設備比較集中,管路壓力較低,并有多級安全裝置,因此更加安全可靠。要實現醫院中心供氧的科學管理,就要從中心氧源的選擇、管道的鋪建、人員素質、安全管理等幾個環節來把握,各個環節緊密聯系、環環相扣,只要合理配置并做好各環節質量控制,通過制定專業化流程,增加專業化的培訓,提高操作人員業務水平,嚴格按照規程辦事,醫用中心供氧系統就能不斷為 臨床提供更為安全、便捷的服務,并保證醫院中心供氧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確保醫院用氧和患者的安全。
1氣體工程師管理
醫用中心氣站制定嚴格的值班、交班制度和氧氣突發事件應急流程。設備管理人員24小時值班,每2小時監測供氧站氣源和全院臨床科室氣體終端的壓力和流量,并記錄3個液氧罐的各項參數。中心負壓吸引站、中心壓縮空氣和手術室特殊氣體匯流排的各狀態參數每日巡查并記錄3次。
2技術培訓
中心供氧實行專人管理,操作人員必須遵守相關規定,熟練掌握醫院氣源集中供應的安全知識(連續供氣、氣體識別、足夠的流量和壓力、氣體的質量等)。醫用氣體主要用于臨床治療和手術搶救,醫用中心氣站工程師必須確保醫用氣體供應系統正常運行。因此,系統移交醫院使用時,應對氣站工程師進行操作、維修和維護等方面的技術培訓。
3監控報警裝置
三級醫院應具有完善的醫用氣體管理系統,其中三級氣體監控報警系統,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網絡傳輸技術設計計算機管理平臺,處理對比采集的各類信息,與系統設定的各類極限參數和監測主要物性參數,提高醫用氣體實時監控及報警系統的靈敏度、精確度,實現系統實時、遠程監控及記錄。當參數超出設定的報警限時,報警裝置會發出聲光報警,方便操作人員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保障醫用氣體系統的安全。
4設備維護管理
醫療氣體質量必須符合患者安全使用的要求,其濃度和壓力若達不到規定的數值,就會直接影響醫療急救、手術、治療的效率和效果。設備維護人員應熟知醫用氣體系統及其設備設施工作原理和工藝技術,了解工程圖紙。對于壓縮機、安全閥、壓力表應定期進行校驗,其設備管道密封圈連接處每周檢查,發現漏氣及時檢修,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應定期清洗進氣口過濾網,保證空氣過濾器發揮作用。對系統故障易發部位及排除故障有應急處理方案,確保醫療及護理工作正常進行。